更是在听闻羊角山上有太上老君显灵,建了老君庙不说,还顺势奉老子为李家“先祖”,以道教才为华夏正统之名,顺理成章开始扶持道教兴盛。 短短时间内,李世民心中心思几转,而后圆滑回答:“『老教,孔教,此土元基;释教后兴,宜崇客礼。今可老先,次孔,末后释宗』1,此为父皇亲诏,朕自不可改。” 三教之中,道教教化人族,当为首位,孔孟儒教约束道德,当为次位,佛教最后兴起,更是外来传教,自当排在末位。 这是李渊在位之时对宗教的态度。 如今李世民刚刚登基上位,自然没有立刻更改其父李渊诏令的意思——更何况,李渊是被禅位,还没有人死如灯灭呢。 商音素手轻抚过衣袖,青的长袍古朴出尘,眉间那一点朱砂在殿烛光之中更显灼目:“那,如若陛下后有意以此辅佐,坐稳正统之位,会更倾向道教,还是……佛教?” 李世民从前便有造道教神迹,粉饰起兵登基之举,如今李渊占据太极不搬,李世民身为人皇却屈居太子东,绝非长久之计。 如今境遇,能过伦理孝义的,唯有人族授予的地位更加崇高的宗教信仰。 是啊,不论是道还是佛,于洪荒九洲为修行大道,于人间界,不过是人族手中无锋的兵刃——封神之后,险些被打断了脊梁,历经艰难才站起来的人族,不会容忍任何仙佛教义有凌驾于人族之上的地位。 李世民看不出面前这位商音尊者是道还是佛,但他却锐抓住了面前人透出的,友好商议的苗头。 “若朕偏向道教?” “吾可为道。” “若朕兴佛教?” “吾亦可为佛。” 商音轻抿佳酿,言笑晏晏。 李世民眼中兴味愈浓。 他并没有什么信仰,于他而言,道佛儒不过都是有用的兵刃,只看哪一方更能带来利益,更能于稳定朝堂,定国安邦中起到作用。 在李世民看来,三教兼容,平衡牵制,共护国运,才为他之王道。 显然,面前这位尊者,与他——殊途同归。 李世民收拢起面对商音时的利用之心,抬手举杯,敬商音。 商音勾,同样举杯,敬人皇。 放下酒杯后,商音想了想,先言简意赅叙述了当初帝辛时期,商周之战背后的封神量劫,将仙佛排除在外,提出了一直隐于其后的鸿蒙意识。 亦或者,是凡人眼中的“天道”。 之后,商音并没有详细赘述有关圣人,有关仙妖神佛,而是单刀直入,切进了这一次的西游量劫。 李世民倾听的姿态耐心而认真,即使在商音中途停顿思考之时,也并未出言打断,眼帘微垂,面上看不出情绪,角始终噙着笑。 直到商音提出道佛气运之争,西游量劫将开一事,李世民眸光微顿,视线上移,与商音四目相对。 “道佛相争,西游量劫。” 李世民的声音很轻,很慢,似是将这八个字反复咀嚼,反复思量。 他并没有问道佛相争与人族有何关联——道与佛,争夺的是天地气运。 可这天地气运,说白了,有极大的一部分是来源于人间界的信仰之力,是人族气运。 女娲造人补天,圣人立教教化,从诞生的那一刻起,人族便已经与这漫天仙佛扯上干系。 信仰在人族千百年的代代相传中已经融入骨血,本不会有什么全然分离,各不相干。 即便是李世民这等不信仙佛者,又何尝能真正与教派离? 李世民看向商音:“尊者既不从道,亦不修佛,又何故淌入这趟浑水?” 熙熙攘攘,皆为利来。 李世民不怕商音狮子大开口,他只会忌惮这位尊者的无所求。 商音眼眸弯起,语中透着意味深长:“洪荒之大,非道佛两家,但天地九洲,却唯有一个天道。” “吾等不愿漫长寿命都被其裹挟。毕竟,谁又能忍受命运受其摆布,被一次又一次的量劫削弱力量?” 李世民看着商音良久,轻笑了下。 她并未说谎,却有所隐瞒。 真正被裹挟制者,没有这般空无一物,望皆无的眼睛。 “尊者不愿,那被天道一力扶持的佛门,也不愿吗?”李世民问。 商音淡淡道:“封神量劫之前,天道也曾扶持玄门兴起,天地为尊。” 焉知如今的佛门,不会成为后的玄门? 圣人之下,皆为蝼蚁。 天道之下,何以为圣? 接引和准提的确万事以利益为先,但他们也的的确确,从来都是聪明人。 几次量劫,玄门伤筋动骨,东方大地疮痍斑斑,唯有西方,须弥山之战后便一直得以修养声息,接引与准提也从未被卷入什么大劫。 与聪明人谈选择作为容易,利益要害尽数摊开便是。 对面前这位人皇,亦如是。 “洪荒大地自开天辟地至今,已有三次量劫,此番为第四。西游量劫尚有玄门佛门协商,双方都不愿大动干戈,妄造杀孽,这才能以收拢应劫者数目之法保全天地生灵。” “但是天道不除,下一次量劫,焉知不是再一次商周之战?” “对人族而言,仙妖鬼怪有太多手段挑拨拿捏,若人皇为明君大抵无碍,但若是昏君当道……”TchDZl.CoM |